據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(記者胡璐)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森林法,將為我國林業發展、生態文明建設帶來哪些影響?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2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,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王翔、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法案室副主任王觀芳、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二級巡視員李淑新等進行解讀。
從生產性森林向生態性森林轉變
當前我國林業發展已經由生產木材為主向生態建設為主轉變,由主要提供物質產品向主要為全社會提供優質生態產品、滿足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多元需求轉變。
新森林法專門增加植樹節的規定,明確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植樹節。“將植樹節的規定寫入法律,是為了推動形成各行各業、全國上下共同參與植樹造林,建設美麗家園的良好氛圍?!蓖跸枵f,這次森林法修訂,進一步強化了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、有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城鄉居民的造林綠化責任。
新森林法也充分體現出“生態優先、保護優先”的原則。在“森林保護”這一章節,加大了對天然林、公益林、珍貴樹木、古樹名木和林地的保護力度,完善了森林火災科學預防、撲救以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制度。針對現實中一些企業、單位采挖移植林木破壞森林資源的情況比較突出,新森林法明確采挖移植林木按照采伐林木管理。